清代郑板桥有句传世名言叫“难得糊涂”,这实际上说的是一种境界和处世哲学。同样的道理,在不少事情上,也不要过于“聪明”,或自以为聪明,有时“不聪明”其实是最大的聪明。 曾被毛泽东称赞为“政治开展,经验亦多”的袁国平,是新四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开拓者和领导人,在他的眼里,腐败是从公私不分、占公家便宜开始的。他在给侄子的信中写道:“或许有人要说我们是太不聪明了,然而世界上应该有一些像我们这样不聪明的人。”国学大师饶宗颐一生与书为伴,与诗为偶,终生求是、求真、求正,成了达古通今、学贯中西、享誉海内外的国学泰斗,然而他自己却说:我觉得我是个傻瓜,没人像我这样。一个自称“不聪明”,一个自喻为“傻瓜”,实则反映了聪明者的聪明之道,揭示了真正聪明的“密码”.
人的本能,都是追求聪明、向往聪明的。但在有些事情上,却需要一点“不聪明”的劲儿。这种“不聪明”,就是在原则问题上不变通、不通融,讲认真、守得住,有时就得认点死理儿,有点“一根筋”;在是非问题上不投机、不钻营,敢担当、有硬气;在价值追求上不追名逐利、不跟风起哄、不随波逐流、不心浮气躁,有定力、有风骨。 不过,现实中有些人似乎不太明白这个道理,硬“装聪明”的有之,“聪明”过头的亦有之。有的在公与私问题上,总喜欢占小便宜,打小算盘,贪一己私利;有的在是与非问题上,习惯于“装睡”“叫不醒”,爱打擦边球、走钢丝,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,做一些似是而非的事,特别会察言观色、见风使舵,当骑墙派;有的在虚与实问题上,热衷于玩虚的、搞假的,尽干一些“云罩雾绕”“虚头巴脑”的事,表面文章做得漂亮,甚至阳奉阴违、欺上瞒下,做“两面人”,当“两面派”;有的在名与利问题上,“小脑瓜”转得飞快,“小动作”频频,还搞一些掩耳盗铃的事,等等。 “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”纸是包不住火的,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,总觉得自己做一些事、搞一些名堂是天衣无缝、神不知鬼不觉的,有的则以为自己演技好,而且左右逢源,会有人“罩着”,出不了事。更有甚者看到周围或身边的人搞小聪明、耍小伎俩得了好处、占了便宜,甚至得势又得利,于是也跟着来。这些其实都是在自欺欺人,都得为自己表面“聪明”实则不聪明买单。这些年来,那些特别会“来事”和过于“聪明”的人,或被撕下面具,或自己掉入“坑”里,或占小便宜吃大亏,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,落个鸡飞蛋打、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,不禁让人唏嘘。
聪明莫过“不聪明”,既是一种大智若愚、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,更是做人做事做官的一种清醒和自觉。这里所谓的“不聪明”,实际上心里最清楚,在公与私、是与非、虚与实、名与利等问题上,自己的屁股应该坐在哪儿,什么是自己应该而且可以追求的,什么是自己不能也不必向往的,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,不跟风不起哄守定力,不耍奸不耍滑有风骨,真正说老实话,办老实事,做老实人。这种“不聪明”是心中有数和心中有戒的“不聪明”,这种“不聪明”实乃最大的聪明。
友链 |